阅读记录

《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》

第142章 新人和新房

《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》小说免费阅读

山上的桃李杏相继退出舞台,漫长的夏天有西瓜葡萄相继登场。

真正的应季水果就是这样的,成熟期很短,可能就那么一个月,能持续三五个月的,要么是品种分早熟晚熟,要么就是冷库水果,别说从四月卖到六月了,就是从今年四月卖到明年四月都行。

雁头山上没有冷库,水果都是应季卖,卖到罢园就没了,剩下那些果子就留着做成果酱果脯,也不浪费。

夏芜从网上买了塑封机,专门订购的印有桃源山庄的标志,卖果脯。

一袋杏干二十块钱,三百克重量,没有任何添加,都是自然晒干的。

一到天气好的时候,水井小院的院子里就摆满竹拍,上面摆放着一片片切好的杏干桃干,把果肉晒得干瘪状态,锁住糖分,尝着果脯软硬适中有嚼劲,还果味十足,果脯就做好了。

称重后用装到纸装袋里,再用塑封机封好,打包发货。

一袋果脯二十块钱,不挣什么钱,买一袋回去能吃挺久,特意适合当做办公室小零食吃。

所以果脯上架之后,又受到哄抢,很多人买都没买到果脯就下架了。

夏芜卖什么东西不看顾客需要什么,她都看自己有什么,有的话就卖,卖完了就没啦。

很多人盯着群和论坛,生怕自己错过好东西上架。

现在西瓜成熟上市,快递一直谈不好价格,群里论坛里都在催西瓜上架。

[每日一问:今天西瓜能发快递了吗?]

夏芜的账号被艾特无数次,粉丝纷纷表示可以接受西瓜涨价,没别的意思,他们主要是想尝尝雁头山的西瓜到底有多好吃。

在桐市吃到西瓜的小伙伴纷纷给出超高评价。

大有不吃一回雁头山上的西瓜这辈子就有遗憾的架势。

西瓜作为夏季必备水果,谁能抵抗得了吹空调吃西瓜的诱惑呢,越是吃不到,他们越是躁动,夏芜一天起码被艾特十几次。

夏芜碍于西瓜的运输问题,怕路上损坏率高,只能固定选那么几家快递,他们快递出名的好,但价格也相应高很多。

快递成本不可避免,夏芜考虑很久,还是决定发个通知。

“西瓜上市啦,感恩回馈,为了让大家吃到雁头山的西瓜,我和快递谈好运输价格,这次我们不涨价!包运费,坏果包赔。如果群里有果商大佬愿意来收购,价格好谈,统一两块八一斤,我自己运去桐市卖的价格是三块钱一斤,网上售价也是三块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”

“雁头山上的西瓜会

比普通西瓜贵一点,大家酌情购买,我可以给大家保证,西瓜的味道绝对物超所值,让大家不白花一分钱。”

夏芜之所以解释那么多,是因为在网上有不少她的黑粉。

那些人黑她圈钱,卖的东西死贵死贵的,也只有她的傻子粉丝会买。

骂夏芜,夏芜可以当做没看见,可骂她粉丝她就不能忍了。

这些人没吃过她卖的东西,保质保量还有灵泉水加成,怎么就不值卖高一点点的价格?

夏芜定价又不是那种不顾人死活的提高,比起某些连锁品牌水果店,她卖的水果简直大大的良心。

上一次她看到那些黑言论,还想发一期视频解释一下,被群里人知道后,他们给拦住了。

“他们愿意说就让他们说吧,万一被更多人知道夏夏卖的东西有多好吃,咱们岂不是更抢不到了?”

“就是就是,别人笑我太疯癫,我笑他人看不穿,别解释!”

夏芜当时看到这个理由,没忍住黑线。想来也有道理,她粉丝量不少,快抖上面已经有五十多万粉丝,这才只是做账号半年。

她粉丝的购买力还很强,就薛蟠做的那个论坛,常在线人数有两万。

一个普通的游戏有两万常在线人数都已经能活得很不错了。

更何况这些人不仅会水论坛,还很爱购物。

就单独说一个数据,公司里每个月订购的蔬菜包,有三千多份。

这个数据还在徐徐上涨。

夏芜的粉丝群里年轻人居多,工作党大约占百分之三十七,很多人工作强度高到没时间做饭,就这还有三千多份订购,意味着起码有几千人因为夏芜改变了生活习惯。

比起吃外卖,他们更愿意选择从夏芜这里购买有机蔬菜包,自己做饭带到公司去吃。

这是个非常好的讯号。

一份包月蔬菜包二百九十八块钱,每个月单单是蔬菜包订购,夏芜公司能够入账一百一十多万。

种蔬菜有什么成本呢?除却人工种子和除草捉虫,对夏芜来说种蔬菜根本没什么成本。

蔬菜包订购目前是她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,就靠着这一百多万给公司的员工开工资。

公司里有员工五十七人,平均工资在六千左右,再扣掉五险一金,夏芜每个月发工资三十五万左右。

然后再加上大家吃饭,给零时工发工资,每个月夏芜固定支出大概在五十五万左右。

夏芜给公司算了一笔账,从上个月开始,光是卖蔬菜包都不少挣钱,这和她

慢慢做起来的口碑脱不了干系。

蔬菜包订购激增,山上种的蔬菜必须够,每个月都有新增开荒徒弟被种上蔬菜,现在这季节,浇水浇勤快点都能活。

上个月卖蔬菜包盈利五十万左右,夏芜决定在西瓜上给粉丝让利润,不就是快递费嘛,她承包了!

“真包运费啊?”赵静算账有点算不明白了,她大学学的又不是会计,大专毕业后找的工作都不对口,最后还是进厂打螺丝。

结果现在在家门口找工作,本来是干客服的,现在让她干的越来越多,要是干体力活,她也不怕,但公司账目她是真算不明白。

每次算钱都稀里糊涂的,最后还得夏芜跟她一起来。

运费一压缩,她们卖西瓜就不赚钱了。

村里人都担心公司不挣钱,不然他们去哪找这么好的工作啊。

“包运费,放心,咱公司账上有钱!”

夏芜信誓旦旦,她干这些又不只是为了钱,再说了,就算把西瓜卖到十块钱一斤,她又能赚多少呢,也没法靠这一座山头登上什么富豪榜。

还不如快快乐乐的,有群支持她的粉丝,能够惠及乡里做点好事,不缺吃喝,身边还**这么多朋友,热热闹闹的,多好啊。

干嘛什么都只奔着钱去呢。

赵静想了想,“那也行,反正包运费咱们顶多不挣钱,也不会赔钱,可能还会稍微小赚一点点?”

赵静又算不明白了,她算账算得一个头两个大,苦巴巴地看着夏芜:“小芜,要不咱们公司招个正经能算账的会计吧?**不来这个呀。”

夏芜也算不明白啊,她花钱从来不记账,毕竟也没缺过钱。

让她来算,她顶多算出个加减乘除,公司账目乱七八糟的,她倒是不担心钱被挪用,毕竟都在她卡里。

就是苦了赵静,身为秘书她也不是万能的。

夏芜想了想:“咱村里谁能干会计?”

“明凯叔?之前不都是他干嘛?”

“不行啊,明凯叔算是公职,不能给咱们做这个。”

夏芜的公司还要缴税,明凯叔没法帮她们报账。

“咱村里还有谁会算账吗?”

夏芜和赵静大眼瞪小眼,“要不招一个吧?”

“去哪招?”

“去论坛发个招聘?”

“我觉得可以。”

发帖子招人之前,夏芜先和杨明凯说了这件事,之前公司财务都是杨明凯负责,她还给杨明凯发的有工资,但报账和缴税这些事需要专门

的会计来做,杨明凯身为公职人员不能插手。

夏芜就想着找个专门的会计,杨明凯这边也不用辞退,两个人合作,一个对内一个对外。

毕竟招的会计可能不是本地人,有杨明凯看着也放心。

杨明凯立马答应下来,他都在村里干会计几十年了,总不能为了给夏芜干活放弃公职身份,能这样解决最好不过了。

夏芜也不拖延,直接就去论坛发布招聘帖子。

[招会计一位,有要来的么?]

“招个有经验的会计,男女不限,包吃包住,底薪六千五,有提成,节假日福利也有,五险一金有,双休有,就是求职位置比较偏僻,杨沟村,有想来隐居的小伙伴愿意看看这里吗?”

夏芜帖子一发出来,就引爆论坛。

“我没看错吧?是谁在招人?”

“对,是我,要来吗?”夏芜回道。

“我想去!但我不是会计,现在学可以吗?”

夏芜:“……”

她已经没力气跟这些人胡闹了。

也不知道这样发帖子会不会有人来,虽说她给的条件不错,但毕竟杨沟村不是什么大城市,哪怕有五险一金,要这里的一金有什么用呢,难道还要在这里买房吗?在这里买房有什么用呢?将来成家立业,孩子读书还是要去大城市里。

年轻人不愿意回家乡的原因很多,综合前景来说,小地方除了自然环境好一些,其他方面都被大城市完爆。交通、医疗、教育、人文……

能愿意来这种小地方的……

还真不少!

帖子发出去不到五分钟,夏芜后台私信都快爆了!

她完全没想到大家伙的热情居然会这么高涨!

从几十条红点私信中层层筛选,夏芜最终挑出来几条比较靠谱的。

她让这三人给她邮箱发送简历,查看过后,决定录用名叫邓慧的中年女性。

邓慧今年四十三,从事会计职业已经有二十一年,拥有多个专业证书,曾任职国内多家大型企业,目前正处于待业状态。

邓慧的困境来源于家庭。她早年生活幸福,顺风顺水,身为家中独生女,邓慧享有一切独生子女都有的好处,她被父母呵护着考上不错的大学,走入社会,甚至运气爆棚,在大学里遇到现在的老公,两个人相知相爱,分外和睦。

命运的分水岭出现在十二年前,邓慧三十一的时候,孩子七岁。先是她父母二老先后得病,在六年内相继死去,期间她老公的父母一个得癌症一个得老年痴呆。

失去亲人的痛苦,经济压力,孩子进入青春期,邓慧进入更年期,这一切一切的压力,让邓慧的身体也出现健康问题。

她失眠非常严重,甚至患有焦虑症,为此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休养,等到两边老人都去世后,邓慧的健康问题成了悬挂在全家人头顶的利剑,让人担忧无比。

她想继续社会生活,却又无法在四十三岁的年纪适应高压工作需求。

这次投简历,是她老公简峰帮她投的,他对妻子的成就如数家珍,邓慧的简历足够漂亮,在夏芜决定采用她之后,简峰才对她吐露实情。

简峰想借着这个机会带着邓慧在杨沟村休养身心,又怕夏芜发现后不予录用。

事实上邓慧已经找过不少工作,但很多公司都不想录用她,说她年龄大,说她情绪不稳定,每次找工作,都让邓慧更加敏感失望。

夏芜不在乎这些,她看中邓慧的能力,也相信邓慧的专业。

“您可以告诉您爱人,她被桃源山庄录用了,如果你们考虑好决定来任职,请在三天内给我答复。”

“好的,非常感谢您给我爱人机会,最迟明天我就会给您答复,以免耽误您招人的时间。”

简峰放下手机,有些激动地走出画室。

他是一个工笔画家,在圈子里小有名气,至少不会为生计发愁。哪怕这十几年来四位老人先后得病离世,他们家也顶多有点经济压力,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。

“老公,你快看看我养的睡莲,又开了一朵!”

自从没工作之后,邓慧就爱上了伺弄花草,也是她最早关注到夏芜,喜欢看夏芜的视频,把她的视频当做缓解压力的开关,也正是因为关注夏芜后,邓慧的精神状态才稳定许多。

她总是念叨着,要是能去山里隐居,种种菜就好了。

二人老夫老妻扶持多年,简峰也没绕弯子,直接告诉邓慧这个好消息。

不出意外,邓慧人都傻了,“我准备录用了?”

“那还能有假?你要是现在答应,明天咱们就搬家入职,月薪六千五,还有提成,包吃包住,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?”

“那你怎么办?”

“我也去啊!我在哪里都能画画,到时候看能不能租个房子,改造成画室,我也喜欢隐居生活,多好啊!”

这么一说,邓慧真心动了,她让简峰给夏芜回复,夏芜给她发来录用通知,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入职。

邓慧看一眼家里,要是把东西搬一搬,起码也得一周吧?

周之后,公司就有专属会计了。

夏芜对论坛招人还挺满意,早知道粉丝群里藏龙卧虎,她没想到还能找到这么个宝藏会计。

夏芜招到人后就封帖了,许多人问她什么时候还招人,需不需要某个行业的,夏芜对此哭笑不得,她这小庙何德何能,都快成为香饽饽了,哪里用得到这么多大神啊。

对此只能表示婉拒。

西瓜上网售链接,第一天就卖出上千单。

夏芜手底下五十多个员工,想着公司开始赚钱了,她想着再多招点人,不然就这五十七个员工,每天都忙得团团转。

又要开地又要摘菜摘西瓜打包做馒头的,累得不行。

夏芜这次在村里招人,杨**在村群里发了通知,问有没有人要回来干活的,杨沟村多少村民就等着这个机会呢。

人是头天晚上招的,第二天就有人收拾铺盖坐上回家的火车,工资都还没发到手,他们生怕回来晚了活就没啦。

笑话,在外面累死累活一个月才四五千块钱,回家种地都能有四五千,还有什么五险一金,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,他们肯定选择回来啊。

眼看着村里越来越热闹,回来的人越来越多,杨**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才好了,他每天数着村里返乡的村民,眼眶都有些发热。

杨沟村将近百户人家,常住人口有五百左右,其中有三百多都选择出去打工,留在村里的老年人居多,孩子也越来越少。

结果今年光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都有二三十户人家,这些人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,肯定就不愿意走了呀。

眼看着村里越来越有兴盛之象,杨**决定和村里人商量商量,打算给村里的路重新修一修。

他们村里上次修路还是六七年前,政府出钱家家通,村里修的都是水泥路,时间久了总有地段坑坑洼洼,不止是村里人出行不便,现在村里生意多了,外来车辆运输也不方便。

一是路况太差,二是路段太窄,还有就是路边也没路灯,一入夜村里就黑灯瞎火的,村里百姓生活也不方便。

修路设灯是杨**早就有的想法,但真要实施起来可不简单。

现在村里人刚开始挣钱,虽说修路是为了大家好,可一涉及出钱,难免会有些争议。

杨**是夏芜公司的hr,从村里招人都是他负责。杨**秉持着雨露均沾的原则,尽量给每家每户起码提供一个岗位,他对村里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,哪个家都多少有点毛病,但他能管得住。

雨露均沾的好

处之一就是,每家每户都能有个稳定月收入,捐钱修路设灯也就没那么难了。

杨**思虑良久,才决定把村里人都叫到村委开个会。

他把修路设灯的好处都给说了,还没想好怎么开口让大家捐钱呢,就听到有人问:“**,你就直说要多少钱,咱们一家都出点,看能不能凑够!”

“就是,赶紧吧,我们活都还没干完呢,菜园子都还没浇透!”

杨**错愕不已,这可是捐钱啊!村里这群吝啬鬼怎么就舍得钱了?

像是看出来杨**的不敢置信,丘兰笑着道:“**,我们以前是穷的不舍得,又不是傻。修路设灯对咱村里都有好处,等路修好了,灯也有了,夜里也能干活,大家不是挣得更多了吗?捐出去的钱早晚能挣回来

【当前章节不完整】

【退出畅读,阅读完整章节!】

上一章 目录
[ 章节错误! ]      [ 停更举报 ]
猜你喜欢
小说推荐
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不以盈利为目的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